梧州这个500多年历史的"网红打卡点",强烈推荐给茶友们!

梧州这个500多年历史的"网红打卡点",强烈推荐给茶友们!

29阅读 2022-04-12 06:03 文化

青砖红楼展现简朴庄严的宫殿建筑亭台园林凸显清雅文静的岭南风格

最近,建于明代的“三总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将以文化旅游博览区的形式重现在世人眼前,成了网红打卡点,目测必火!

到过的朋友都说,游走在三总府景区,犹如置身于明朝历史文化时空!茶友们如果来梧州旅游,一定不要错过!

涨知识:什么是“三总府”?

明代中期,广东海盗蜂起,广西土司作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当时,两广在经济和军事上各有所长,本应合理调配资源,取长补短,共同抗敌。但由于两地军官“各自为政”,没能形成合力,结果叛乱越发严重,民不聊生,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明时期的两广区域

梧州,由于地处两广交界,山连五岭,三江汇合,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扼守两广军事的要冲。

为了彻底解决两广稳定的问题,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皇帝决定在梧州设立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总督府、总兵府、总镇府,合称“三总府”。并任命大臣韩雍担任“总督两广军务”一职,对两省军力与财力进行调配。

到了嘉靖六年(1527年),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担任两广总督。他在梧州期间,除了处理军政事务外,还到书院讲学,阐述“诚意”与知行合一。这让梧州成为了王阳明先生在岭南撒播心学的起点。

▲明三总府位置示意图

两只驮碑石龟出土印证梧州军事重镇

1977年,在梧州市第一幼儿园内出土了一只驮碑石龟。据专家考证,石龟造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 ,重约8吨,长3.1米,宽2.1米,厚0.95米,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石龟头部向前伸出,头顶有7圆孔,如北斗七星排列形状,背上龟甲呈扁圆形,四脚呈露,形象生动、逼真。

石龟背驮碑刻,高2米,宽1.2米。碑的正面刻着明代61位驻梧的总督、总镇和总兵的名字。石碑背面铭刻《总府题名记》,文字描述了明朝兵部尚书湛若水途径梧州,勉励三总府(总督、总镇、总兵)官员要同寅协恭办事,以继往积,而示后世。

▲1977年在第一幼儿园出土的石龟(现于梧州市龙母庙内)

到了2002年4月,在梧州东正路一处工地上又出土了另外一只背驮着石碑的巨型石龟。石龟长约3.3米,宽1.8米,高1.2米,重11.56吨。据考证,石碑上刻有明朝两广总督韩雍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所题的《建总府记》。

▲2002年在东正路出土的石龟(现于梧州市白鹤观内)

▲《开设总府记》选自《苍梧总督军门志》

这两个石龟的出土,是明代两广“三总府”驻于梧州的有力证据,印证了梧州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座军事重镇。

为什么说没有三总府就没有六堡茶的辉煌

三总府在梧州建立后,雄镇一方,不仅维护了地方秩序和边疆稳定,还完善了当地民生,为两广地区在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文化教育、边防守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大改善了两广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

三总府设在梧州的约100年间,也是梧州的快速发展期,甚至一度成为岭南中心,它对梧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非凡的影响。

同时,梧州凭借自身三江总汇的地理优势影响,水运和中转贸易异常发达,逐渐发展为通往粤港澳的“西南水上门户”。

作为六堡茶出口的重要通道,被后人称为“茶船古道”的这条航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可以说,没有三总府带来的稳定贸易环境,也就不会有后来六堡茶辉煌的“茶船古道”历史。

如今重建的三总府,是一座凝固的艺术,它代表着梧州这座千年古城曾在岭南地区绝无仅有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地位,是先贤精神的物质载体,也象征了梧州那段辉煌的历史。

青砖红楼亭台园林,古香古色壮阔瑰丽,置身于三总府,一边品六堡茶,一边倾听悠久的文化故事,一定是绝佳的享受。

来源:六堡茶微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2022皓茶中国行,正皓茶“千山韵“千山味”全国品鉴会火热进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